![]() |
||||||||||||
产品类别 | ||||||||||||
陶瓷新闻 | ||||||||||||
联系我们 | ||||||||||||
淄博市博山泰兴瓷厂(淄博瓷器) 电 话:(0533)4415399 13705334387 |
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新闻中心 |
当元青花、清粉彩在市场上难觅真迹时,帽筒做为存世量最大的瓷器之一,正逐步成为瓷器中的新贵。 帽筒”衰亡于清朝咸丰年间,兴盛于上世纪前半叶,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。初始,“帽筒”用于置放帽子;随后,开展成为居家陈设、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。“帽筒”以制造工艺、制式、绘画等,饱含了我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,成为雅俗共赏的古董瓷器之一。帽筒发生于清朝嘉庆年间,在同治、光绪年间盛行失掉普及,进到平凡百姓家。 上个世纪50年代,在皖南等地,很多家庭都摆放着帽筒:男人们回家后将帽子放在下面,女人们则将帽筒做为收纳器,外面放着鸡毛掸、尺、小画轴、草纸卷好的火纸媒(用于吸旱烟 引火之用)等物。 这样一种随处可见的物品,在事先并没有人认识到其珍藏价值。珍藏瓷器十几年的博宝资深专家通知我们,十年前,一对普通的清代帽筒只是500元,名家精品也只是3000元。 判别帽筒的价值,品相完好、成双成对是首要要求。此外,名家所绘、图案精巧的更具有珍藏价值。
据理解,帽筒的图案多以花鸟、人物、山水为主,其中花鸟、人物图案的较多,山水图案的较少。但在文革“破四旧”时代,不少人物图案的帽筒遭到毁坏。因此,如今山水、人物图案的帽筒比花鸟帽筒的价钱更贵。 淄博瓷器_博山瓷器 |
![]() |